地区经济半年报透露什么信号


(相关资料图)

经济增长有快有慢,发展表现有喜有忧,在波浪式发展、曲折式前进的经济恢复过程中,地区经济的增长韧性和发展活力得到展现,但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仍比较突出。要紧盯影响和制约高质量发展的问题短板及其根源,正确处理速度和质量、发展和安全等重大关系,拿出解决问题的实招硬招。

2023年经济半程已过,截至7月28日,除安徽外,30个省份的上半年经济运行成绩单均已揭晓,全部实现正增长。其中,有16个省份跑赢或持平全国5.5%的平均增速。地方经济延续恢复态势,高质量发展取得新进展,为实现全年经济社会发展目标打下良好基础。从地区经济“半年报”中,可以看到哪些信号?

信号一,经济持续恢复好转,经济大省“顶梁柱”效应凸显。今年上半年,广东、江苏GDP双双突破6万亿元。广东稳坐第一经济大省“交椅”,江苏紧随其后。山东独占“4万亿元”档,浙江、河南同在“3万亿元”档。四川、湖北、福建、湖南、上海、河北、北京的地区生产总值均超过了2万亿元。据此测算,今年上半年,广东、江苏、山东、浙江、河南、四川6个经济大省的经济总量占全国的45%左右,在稳经济中发挥了关键支撑作用。不仅是总量实力显著,浙江、江苏、山东的经济增速也表现不俗,增速均超过6%。

信号二,恢复基础还不稳固,不同地区增长态势有所分化。在政策效应释放、重大活动提振及低基数等因素影响下,上海以9.7%的同比增速领跑。海南、西藏分列二、三位,同比增速分别为8.6%和8.4%,吉林、内蒙古分别为7.7%和7.3%。浙江、青海、甘肃增速同为6.8%,江苏、宁夏分别为6.6%、6.5%,山东、河北分别为6.2%、6.1%,湖北、辽宁均为5.6%。北京、四川增速与全国增速持平。云南、新疆、广东、天津、山西、黑龙江、重庆、贵州、福建、河南、陕西、湖南、广西、江西增速低于全国平均水平。从区域板块看,东部地区领跑,东北地区加快回暖,中西部地区持续恢复。对照年初设定的预期增长目标,部分省份增长承压较大,稳住经济大盘仍需付出艰苦努力。下半年,有条件的地方要多拉快跑,暂时落后的地方要奋力追赶,共同推动经济整体回升向好。

信号三,高质量发展是对冲经济下行压力的“不二法门”。观察上半年地区经济发展,既有量的合理增长,更有质的稳步提升。一个突出亮点是,产业升级厚积薄发,优势产业发挥“稳定器”作用,新动能加快成长,服务业增长贡献显著。上半年,四川省绿色低碳优势产业增加值同比增长11.6%,高于规上工业增速7.3个百分点。天津市12条重点产业链在链规上工业企业增加值占规上工业增加值的比重超过80%。北京市汽车、电力、装备行业带动作用突出;信息服务业和金融业增加值占GDP的比重在四成以上,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超过七成。在需求端,各地各类促消费政策和活动显效发力,消费特别是餐饮、旅游、文娱等接触型消费增势良好,助推经济回暖向好。

经济增长有快有慢,发展表现有喜有忧,在波浪式发展、曲折式前进的经济恢复过程中,地区经济的增长韧性和发展活力得到展现,但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仍比较突出。破解不平衡不充分,关键在于加快推动各方面工作转入高质量发展轨道。越是千方百计抓经济谋发展,越要防止不按规律办事、盲目大干快上的冲动。要紧盯本地区本部门本单位影响和制约高质量发展的问题短板及其根源,正确处理速度和质量、发展和安全、发展和环保等重大关系,拿出解决问题的实招硬招。

三季度是全年承上启下的关键时期,近期多个省份密集召开会议部署下半年经济工作,瞄准重点领域突出问题和薄弱环节发力,体现出较强的问题导向。立足当前着眼长远,要大力推动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加快培育壮大战略性新兴产业,打造更多支柱产业;通过增加居民收入扩大消费,提振汽车、电子产品、家居等大宗消费,推动体育休闲、文化旅游等服务消费;持续深化改革开放,加大民生保障力度。经济的新增长点、新动力,也正是蕴含在解决好人民群众普遍关心的突出问题中。(本文来源:经济日报 作者:熊丽)

关键词:

x 广告
x 广告
x 广告

Copyright   2015-2022 时代仓储网版权所有  备案号:   联系邮箱: 514 676 113@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