强化基础设施建设,促进深港海洋合作

8月3日,在深圳市政协七届十三次常委会专题协商会上,委员专家们从港航、能源、科创、产业、对外合作、生态文旅等多个角度,分析了深圳市建设全球海洋中心城市面临的困难和症结,也提出了既有前瞻性、又有可行性的意见建议。中国(深圳)综合开发研究院前海分院副院长、可持续发展与海洋经济研究所所长胡振宇博士建议,在建设海洋中心城市过程中,要补齐国际海缆登陆点的短板,推动深港共建海底光缆+国际海洋数据交换中心,建设运营全球领先、自主可控的海底光缆骨干网,打造超低时延、超大宽带通信枢纽,全面提升通信网络能力。

2022年,我市海洋交通运输业增加值770亿元,占全市海洋生产总值的四分之一,是海洋经济的支柱,同时,我市海洋电子信息产业增加值163亿元,其中海洋仪器设备制造增加值近3亿元,不到全市电子信息制造业增加值(7200亿元)的零头。

随着深港合作驶入快车道,迫切需要二者在海洋基础设施建设领域加强合作,做到既“扬长”又“补短”。补短就是将“海底光缆+国际海洋数据交换中心”、西部港区出海航道二期工程等海上新基建的短板补起来;扬长,就是深港一道将全球海员资源配置能力继续做强。这样,既可创造海洋生产总值,又可为我市优势产业下海创造广阔空间。


【资料图】

一、加强海上新基建

(一)建设国际数据交换中心。

目前,人工智能带来数字需求指数级增长,但我国人均带宽仅为美国的5%,数字贸易规模不到美国的一半,我国国际海缆数量少、连通密度低,对信息基础设施提升有内在的需求。而且,美国通过政府站台、专项行动等多种方式,阻止我国企业参与国际海缆项目,我国一旦出现外部断网的极端情况,将影响产业安全乃至国家安全。

同时,我市海洋跨境数据基础设施缺位。我国大陆共接入13条国际骨干海缆,已建有青岛、上海南汇、上海崇明、上海临港、汕头等5个国际海缆登陆站。建议深圳与香港共建“国际海底光缆+国际数据交换中心”,全力争取设立国际海底光缆登陆点,深港联合向工信部申请国际通信基础设施经营许可,建设并运营全球领先、自主可控的海底光缆骨干网,打造超低时延、超大带宽通信枢纽,全面提升通信网络能力。

(二)加强西部航道建设。

平衡发展与环保的关系,加快西部港区出海航道二期工程建设,满足大型集装箱船舶全天候通航需求。扩展铜鼓航道通行能力。立足长远,在西部港区建设更多应急锚地、检疫锚地和大型船舶防台锚地。

二、建设全球海员资源配置中心

目前,全球海运直接从业人口近200万人,长期缺口近10万人。我国是世界第四大海员供应国,外派海员稳定在10万人左右,但依然面临高素质船员流失,一线人才严重不足的问题。

建议深圳以翡翠岛等港口建筑为载体,深港共建国际海员培训、认证和服务基地,发展为全球海员资源配置中心。一是引进香港国际知名船舶管理公司,成立国际海员服务协会,创新国际海员服务机制。二是突破目前联营律师事务所模式,允许香港海事律所在深圳成立独资律所,直接聘请深圳律师,为国内外客户提供内地法律和普通法系服务。

同时,借助深港航运服务融合发展的长期趋势,加快“中国前海”船舶登记和配套制度进行系统创新,推进深港两地国际航运服务一体化。

//封面图由Veer提供

关键词:

x 广告
x 广告
x 广告

Copyright   2015-2022 时代仓储网版权所有  备案号:   联系邮箱: 514 676 113@qq.com